精彩小说尽在鸽子小说!

首页全部分类现代言情›自我鞭挞

>

自我鞭挞

张居正 著

张居正 朱翊钧 现代言情

小说《自我鞭挞》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,作者为“张居正”,主要人物有张居正朱翊钧,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:“以朕观之,蛮夷畏威而不怀德,给他们好处,只会壮滋养大他们的野心,过段时间,他们想要更多,难道都要满足?同俺答和议,是朕心头的一块石头,高拱软弱,让我父皇背负后世骂名……”张居正面色一惊,他见朱翊钧有反对隆庆和议的意思,连忙劝说。“臣不敢欺瞒陛下,此事非高拱一人而决,乃是府部等诸臣共议,臣也......

来源:cpwx   主角: 张居正朱翊钧   更新: 2024-06-08 11:24

在线阅读

【扫一扫】手机随心读

《自我鞭挞》是作者“张居正”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现代言情,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张居正朱翊钧,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:因为父皇生病,不敢打扰,如今请先生为朕解惑。”张居正正色道:“北方草原,部落丛生,自秦汉至今,生灭不断,如同野火烧草,春风吹又生。国朝对北边残元就是如此,强派大军远征,他们则远遁万里,不同我交战,等风头过后,再回来滋扰,打杀不完。”朱翊钧点头认可,在这个没有铁路和马克沁的时代,草原朋友还没学会能歌善...

第一章

“以朕观之,蛮夷畏威而不怀德,给他们好处,只会壮滋养大他们的野心,过段时间,他们想要更多,难道都要满足?

同俺答和议,是朕心头的一块石头,高拱软弱,让我父皇背负后世骂名……

张居正面色一惊,他见朱翊钧有反对隆庆和议的意思,连忙劝说。

“臣不敢欺瞒陛下,此事非高拱一人而决,乃是府部等诸臣共议,臣也赞同议和,这是出于国朝形势的无奈之举。

“嗯?

朕居东宫之时,曾听说很多人反对议和,说国朝如此,和宋时向金辽称臣纳贡,没有本质区别,都是向着贼寇低头,缴纳一些钱财,换得一时平安。

结果边境依然不宁,徒增百姓负担。长此以往,国力衰弱,力战不得,宋因此而灭亡。

朕因此心痛不已,又疑惑不明。因为父皇生病,不敢打扰,如今请先生为朕解惑。

张居正正色道“北方草原,部落丛生,自秦汉至今,生灭不断,如同野火烧草,春风吹又生。

国朝对北边残元就是如此,强派大军远征,他们则远遁万里,不同我交战,等风头过后,再回来滋扰,打杀不完。

朱翊钧点头认可,在这个没有铁路和马克沁的时代,草原朋友还没学会能歌善舞,是欧陆近游牧国家所有的烦恼。

张居正继续讲述“所以,就算我皇明倾国之力,灭了俺答。过些年,依然还会有你答,他答,灭之不绝,只会消耗大量国力。

过去对付他们的策略,向来是扶持弱小部落,打压强大部落,以免尾大不掉。实在打压不动,如俺答这般,再行招抚……

朱翊钧不满意道“为何之前不趁着俺答尚未势大之时,将他狠狠打压。

张居正略有尴尬,这涉及嘉靖收复河套失败的旧事,有点敏感。

他不直接回答,转而道“如今我皇明,边境烽烟四起。

东北有女直部落,桀骜不逊,时服时叛,因此辽东至今都是都司规格,不在两京十三省之列,附属于山东布政使司。

东南有海寇横行,本地海盗,岛国倭寇,至今没有剿灭干净。殷正茂正在广东用兵,正是为了此事。

西南土司亦有不臣之心,国朝两百年来,不断西南改土归流,加强掌控,因此牵扯不少精力。

湖广川滇一带,还有僰人,有作乱的传闻,兵部正在商议处理。

……

听到张居正的话,朱翊钧大为震惊,心脏怦怦乱跳。

本以为隆庆万历初年,还算安稳,没想到有这么多的危机。

读史书和亲自体验,感受截然不同。就像看游戏视频,和自己亲自游玩一样,是完全不同的体验。

治国,比玩游戏刺激多了!

张居正安抚道“皇上莫惊,这些都是小乱,臣等皆能处理。高拱在阁时,为了应对兵事,特意为兵部增添了两个侍郎,以应对各地局势。

朱翊钧嘴角扯出一抹苦笑,就这些还是小乱,明末的大乱,得乱成什么样?

怪不得崇祯解决不了。

朱翊钧转念一想,万历坐稳皇位四十余年呢,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,不必杞人忧天。

“正因此,四处都在牵扯国朝的精力,就以北方九边来说,俺答虽然有过劫掠,但是比起俺答,土蛮汗的威胁更大。

俺答年岁已老,野心消退,只是贪图富贵,想要做一个富家翁,过奢靡的日子。因此他愿意对我皇明称臣,接受顺义王的册封。并且自呈《北狄顺义王俺答谢表》等,表示恭顺。

而察哈尔土蛮汗,能追溯残元法统,控制诸多部落,势力更加强大。他妄图重新一统蒙古,多次入寇我辽东,蓟镇等地方,想要用武力威服,逼迫我皇明。

正因如此,我朝才安抚俺答,同他互市,与土蛮汗制衡……

张居正为朱翊钧讲解了一下草原大体情况。

他出身军户,本身就通晓军事,并非纯粹的文臣。一番话说的简单易懂,让朱翊钧对如今的草原形势,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。

“皇明虽然有意将俺答,土蛮汗两贼共同剿灭,奈何军费开支过于庞大,自正统至今,九边增员十数万,加费超百万两。

一旦战事起,又要运送军资粮秣,耗费民力。获胜后要加赏,战败则损耗更大……

先帝即位之初,国家财政已经濒临崩溃,府库中银两甚至不足以发放当年官员俸禄,更别说用于其他。

为此,先帝将抄家严嵩等人的珠宝古玩,名贵书画,通通发卖,换得一批银钱。臣等又左挪右支,才勉强维持下来。如今财政有所宽缓,但民间百姓负担极重,依然不足用于战事。

同俺答议和互市,一可省战事消耗,二可换来战马,增强战力,三可借机裁撤一批不足用的兵将,节省国家大笔钱粮,粗略计算,至少能节省数十万两……

张居正将军事、政治和经济账,通通和朱翊钧说了一遍,得到了他的理解。

“而且封蒙古首领为王之事,有永乐时旧例子,当时皇朝封蒙古瓦剌部首领马哈木、太平、把秃孛罗等三人为顺宁、贤义、安乐等三王,鞑靼部首领阿鲁台为和宁王……

“原来如此。

朱翊钧边听边记,他在纸上,简单的写下“女直、僰人、倭寇、土蛮汗、九边军费等词。

他打算空闲时,翻看相关档案,做深入了解。

趁着朱翊钧记录的空闲,张居正在心中思索。

俺答劫掠京郊,直接影响到两宫,李贵妃因此背井离乡。

估计小皇帝还是太子时,李贵妃就同他讲过多次,因此铭记在心。

这才有了今日之初露锋芒。

但愿小皇帝能记的更深一些,以此为念,奋发图强,做一个好皇帝。

朱翊钧记完笔记,继续道“朕已经知晓国家艰难,但是此事,终究是我皇明之耻,只望日后,不要学弱宋,能一雪前耻!

张居正摇头道“皇上有所不知,宋时虽然战事上屡战屡败,然而他们屡败屡战,亦有坚韧不拔之心。

而且在宋初,就设立有封桩库,积蓄钱粮,专门用来北伐收复燕云。同样是隐忍图强,以待将来,所以有神宗、哲宗之锐意革新,可惜最后没有成功……

说到这里,张居正自觉失言。

因为再说下去,一定会牵扯到王安石。

在明代的主流舆论,王安石是大大的奸臣。

对他的评价是,王安石胡乱变法革新,压榨民力,导致地方民乱四起,又引发新旧党政,败坏宋廷,最后成为北宋灭亡的重要因素。

南宋时官方宋理宗将王安石从孔庙中移走,宋末和秦桧并列,就连明初洪武朱元璋,也曾评价他是“小人竞进,风评可谓差到了极点。

就像秦皇汉武,这个时代的主流儒家角度,都是暴戾君王,该批判,而不是学习。

张居正不想说,没想到朱翊钧反倒主动提起。

“朕之前粗略读宋史,神宗哲宗可称得上一句有为之君,神宗任用王安石,主导熙宁变法,开创新政,哲宗沿用,才在靖康之前,重振国力,收复了一些国土。

朕当时来看王安石做的很好,结果评价王安石时,却说他是大奸臣。

在朕看来,这是史书写的不对!

张居正一惊,《宋史》可是正史,对王安石的这个评价,也已经流传了三四百年。

小皇帝想要为他翻案?

这可不是一件小事!

“朕大致算过,从王安石去世,到靖康之耻,已经过了四十多年。而且中间还有司马光等旧党当国主政,怎么能把过错都推到他一人身上?

难不成这四十多年来的帝王将相,通通都是些连晋惠帝都不如的蠢物,有错不知道改?

张居正无奈解释“宋高宗时,有人论及靖康功过,把过错算在蔡京以及新党的头上,所以理宗时,向上追溯,最终算到了王介甫。

“哼,他们怎么不继续追溯,算到宋太祖太宗,甚至三皇五帝,女娲盘古的身上。理宗这般蠢,活该和王莽一个下场!

小皇帝太直白了,张居正有点尴尬。

“在朕看来,神宗哲宗时征讨西夏,开拓西北,徽宗初年,甚至快要将西夏亡国,还和金国同盟,灭亡了辽国,收复燕云。

能让前宋国力增强,维持征战,这当然有王安石新法之功。

但徽宗自以为功成,改年号丰亨豫大,享乐无度,弄什么花石纲。这才有宋江,方腊等人作乱。他不理朝政,导致法制废弛。士兵积年弊病不改,没有战心战力。

面对金人,胆怯如鼠又蠢笨如猪,竟然大开城门,妄图依靠天兵天将,岂有不亡国的道理。

张居正默然不语。

臧否前朝君王,在这个时代,可不是随便能讲的,朱翊钧说的太锋锐了。

石破天惊!

哪怕张居正都不敢随便接话。

其实在很多人的心中,都有类似的想法,但他们只敢这么想,不会公开说,要为君者讳。

否则,君为臣纲,在三纲五常之下,就是违背了传统儒家伦理道德。

哪怕徽宗钦宗这些前朝君王,同样如此。

把靖康的锅都扣在蔡京身上,就是为了保全徽宗,钦宗的名声,虽然他们名声依然不堪。

只有商纣王,秦皇,隋炀帝等盖棺定论,主流意见明确否定的君主,才能多说两句,借古讽今。

就像唐诗之中偶尔有“汉皇,其实骂的是唐时的皇帝。

在如今这个时代,敢直斥帝王,说无父无君之言的,多半是心学一派中的极端分子,他们只在民间,不在朝堂。

“先生,在朕看来,王安石不是奸臣,反而是大大的忠臣!你让人把他的文章,诗词,通通都整理出来。

朕之前年纪小,只是大略读过一点他的文章。如今想来,浮于表面,并不深入。待朕读完,还要将他的文章合成文集,重新出版,颁行天下!

张居正麻木的应下,他已经琢磨过味了,知道小皇帝的最终目的,到底是什么了。

“朕要为王安石正名,为接下来的变法革新铺路!

出乎朱翊钧的意料,张居正没有感到兴奋,反而露出几分惶恐不安的神色

“臣要直言,皇上变法之心是好的,但是皇上口含天宪,一言可震动九州万方,不可轻动,不可急躁。

王安石早年,在地方养望三十年,得到了世人信重,因而推动新法,施行新政。

但是当时变法并非全是善政,神宗时,就有诸多反对者,许多新政施行不下去。正因此,才导致理宗时的全面否定。

两汉之间,还有王莽。他篡位之前,德望要远远超出王安石。

然而熙宁变法,尚可说有功有过。但王莽之新政,一无是处,直接导致民间怨声鼎沸,赤眉绿林突起,最终光武重新定鼎,再续汉统……

张居正见朱翊钧说的热火朝天,怕他太过激进,反而导致变法革新的失败。

就好比隋炀帝。

在后世看来,他的很多施政,本意是好的,但过于激进,加上执行能力太差,反而导致隋朝二世而亡,和秦朝一个下场,成了“暴虐之君,反派典型。

比如征讨如征伐辽东高句丽,唐太宗之时,依然在做。

修建大运河,延续至今。

而且,小孩子没有定性。

今天朱翊钧可能嚷着全力变法革新,明天说不定就因为阻力太大,害怕而变成保守派。

宋神宗就是如此,神宗后期,他转向保守,最终罢免了王安石,许多新法,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废除,直到哲宗时再度捡起。

朱翊钧这才发现,自己好像有点过于激动了。

或许是因为隐忍数日的关系,好不容易有机会见到张居正,他没再掩饰,直白心迹,表明了立场。

在张居正看来,这其实就是孩童心性,还不够沉稳。

但是小皇帝能够这样同自己交心,极其难得,记录在青史上,也算是一段君臣相知的佳话。

哪怕王安石被评价成大奸臣,但是当臣子的,哪一个不想要得到王安石拜相时的待遇?

得到君王的大权托付,重振国家。

阐述自己的理论,涂抹儒学。

将自己抬进孔庙,成为圣贤。

立言,立功,立德,这三不朽,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!

————

参考王尊旺《明代九边军费考论》

韦庆远《隆庆皇帝大传》

《自我鞭挞》资讯列表:

为您推荐

小说标签